經過好幾天連續大雨,總覺得家裡空氣悶悶的,衣服好像也濕濕的沒有乾嗎?這個時候就要留意,周遭濕氣已經悄悄攀升,再不趕快處理,長時間下來就是浴室發霉、衣櫃發霉...,連睡眠品質都會受影響,進一步影響身心健康 😑
除溼怎麼做、除溼包怎麼放,也和所處的空間大小有關係,我們就從浴室、房間到客廳,一起搞定居家濕氣問題,告別發霉、遠離過敏,畢竟舒適的家就是要乾乾爽爽啊~
室內理想的濕度範圍是多少?
室內濕度指的是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。當濕度過高,會感覺悶熱黏膩;濕度過低,則會覺得乾燥不適。理想的室內濕度通常介於 40%到60% 之間,這個範圍內人體會感到最舒適,同時也能有效抑制細菌和黴菌的生長。
濕氣哪裡來?其實原因很簡單:
- 氣候潮濕:台灣是海島型氣候,梅雨季、颱風季,濕氣直接飆破表
- 通風不良:窗戶不常開、房間悶熱、家具靠牆太近,通通是濕氣的溫床
- 日常用水產生的水氣:煮飯、洗澡、曬衣服…生活中濕氣自己製造自己吸
長期潮濕會怎樣?
除了眼睛可見的影響之外,衍伸問題可能比你想像的多
😶 物品損壞:潮濕會使木製家具受潮變形、皮革製品發霉、電子產品短路,以及衣物、書本等發霉變質
😶 健康問題:高濕度環境容易滋生黴菌、塵蟎等過敏原,可能引發呼吸道疾病、皮膚過敏或氣喘
😶 影響情緒:悶熱潮濕的環境會讓人感到煩躁、精神不濟
那現在就來看看,不同空間怎麼除溼才有效!
🚿 浴室除溼:小空間大濕氣,每天都要防霉!
在家裡想到濕氣第一的應該就是浴室了,如果屬於較老舊公寓,受限於格局、大小,浴室往往沒有對外窗,通風條件就差了一截
✅ 浴室除溼技巧
- 洗完澡後馬上排水、擦乾地面,別讓水滲進磁磚縫
- 安裝排風扇:不是裝飾,它能有效排走濕氣,洗完澡後記得開起來運轉一下
- 放除濕包或竹炭:在角落或馬桶後方,有助吸附水氣
- 定期使用防霉噴劑:給磁磚、矽利康邊條一層保護膜
🛒 推薦小物
【克潮靈】吊掛式除濕袋-無香/檜木香/去霉味/晨露香氛 (12 組)
$659 » 6.2 折
- 超強吸水顆粒,吸濕量 245ml
- 拆開包裝袋即可吊掛使用,不佔空間,適用各場所除溼
- 透明集水區可觀察除溼情形
🛏 房間除溼:睡眠品質好不好,濕氣也有關
睡不好可能有很多原因,如果早上醒來發現「鼻塞過敏又發作」…有可能是房間濕氣太重了
✅ 房間除溼技巧
- 陽光照射+通風:白天就讓窗簾拉起來,陽光照進來有助殺菌、除溼
- 衣櫃打開通風+放除濕包:衣服、包包才不會長斑點
🛒 推薦小物
🛋 客廳除溼:全家最常待的地方,也不能放過!
你可能以為客廳大空間不容易潮濕,其實地毯、沙發、窗簾等布織品容易吸濕氣。尤其窗邊放沙發的話,濕氣就會慢慢滲進去,不知不覺中就產生異味或發霉…
✅ 客廳除溼技巧
- 固定時段開窗通風,形成空氣對流(晴天最有效)
- 地毯、沙發底墊可用吸濕墊材
- 搭配智慧型除濕機,自動開關最省心
🛒 推薦好物
🌬 遠離濕氣,生活習慣也關鍵
- 開窗通風:當天氣晴朗、濕度較低時,打開門窗,讓空氣對流,能將室內的濕氣帶到室外。這是最基本也最有效的除濕方法。
- 定期更換除濕包、清洗機器濾網:別讓除濕用品變濕氣來源,咖啡渣、小蘇打粉,都可以達到吸濕除臭效果,適合放在衣櫃、鞋櫃這類的小空間,不過很容易被遺忘 😂 可以註記在行事曆或設定鬧鐘提醒
- 晾曬衣物選擇通風處:如果因為租屋處沒有陽台可曬的話,可以選擇到自助洗衣店烘乾,盡量避免在室內積聚大量濕氣
不得已還是得小空間曬衣的話,除了選擇除溼機,洗衣精也可以挑選室內晾衣款
❓ 常見除溼 QA
🤷♂️ Q1:除溼機一天要開多久才夠?
根據濕度與坪數不同,一般建議開4~8小時。若有「自動濕度偵測」功能,設定在50-60%就會自動啟停,省電又省事。
🤷♂️ Q2:冷氣的除溼功能有用嗎?和除濕機有什麼不同?
除濕機:主要是透過降低空氣溫度,讓水蒸氣凝結成水滴,達到除溼效果,不會明顯改變室內溫度。它通常有較好的能源效率,是專為除溼設計的家電。
冷氣的除溼模式:在除溼的同時會降低室內溫度。它的除溼效果雖然不錯,但在非夏季使用時,可能會讓室內變得太冷,且通常比除濕機更耗電。
🤷♂️ Q3:除溼時,門窗到底要不要關起來?
除溼時,必須關閉門窗。 如果門窗打開,室外的濕空氣會不斷流入,除濕機或冷氣就得持續運轉,不僅無法達到理想的除溼效果,還會浪費能源
🤷♂️ Q4:除濕包多久該換?
一般建議 1~3 個月,視環境濕度與產品容量而定。觀察窗變透明、變水狀就該更換囉!
🤷♂️ Q5:我家一直有霉味,是不是濕氣太重?
很可能是!霉味就是黴菌發出的代謝氣體,代表你家某些角落在「悶出事」。建議徹底檢查衣櫃、床底、地毯,搭配除濕+清潔一起進行。
🤷♂️ Q6:下雨天也要開窗嗎?
不要!室外濕氣大時開窗只會吸進更多水氣。建議選擇「晴朗、乾燥」的日子早晚通風,其他時間靠除濕機輔助。
🤷♂️ Q7:除溼盒打翻怎麼辦?
先別慌,除溼盒裡的液體是吸濕後的氯化鈣溶液,雖然不是有毒物,但還是容易對皮膚和地板造成不適和傷害,所以要立刻處理!
步驟如下:
- 戴上手套(避免皮膚接觸)
- 用抹布吸乾液體,千萬不要直接用拖把(容易殘留)
- 用溫清水反覆擦拭地板,建議至少兩次
- 若滴在木質或金屬家具上,務必馬上清乾淨,避免腐蝕或留下白痕;如果沾到衣物,可用小蘇打粉+水稀釋後,中和掉溶液會更好清理
最後,記得檢查附近有沒有流進地毯、牆角或插座,有的話也要一併清理!
🤷♂️ Q8:除溼盒怎麼丟?
除溼盒不能整個直接丟進垃圾桶!它屬於一般垃圾+液體分類處理,處理方法如下
- 把盒子上的紙膜或塑膠蓋打開
- 把裡面的溶液倒進馬桶或水槽(確認有水沖掉)
- 塑膠外盒與蓋子清洗後,當一般塑膠垃圾回收(若太髒可當一般垃圾)
- 若當地有特殊規定(例如:液體要裝瓶丟),可依照地方清潔隊公告為主
⚠️ 小提醒:千萬別把整盒丟進馬桶,也不要倒在土壤或排水孔,會破壞環境喔!
溼氣重容易被忽略,卻可能默默之中就影響你的身心狀況,畢竟家應該是最放鬆舒服的地方~
要打造一個清爽舒適的家 💨🏡,就根據空間特性+生活習慣,搭配對的方式與工具
從今天起,就從你最常待的空間開始改善!
想要知道新文章發布的資訊嗎?來追蹤淺口袋的 Facebook 吧! 追蹤 淺口袋 FB
封面背景圖 by Priscilla Du Preez 🇨🇦 on Unsplash